浏览:457 时间:2015-09-15
在唐海容的企业里,经理人很少敢提优化建议,或者说省钱的建议,因为唐海容的口头禅是:事情做好了,别怕花钱。而04年的那次省出来的大事件也着实让成长中的惠德刻骨铭心。 04年某日,装满电器的箱式货车从广东总仓出发,开往齐齐哈尔惠德分公司的仓库。与往常不同的是,车队途经哈尔滨的时候,齐市分公司的经理就打来电话,要求把货物先卸到哈尔滨一个指定的仓库,剩下的路程齐市分公司正好有车可以自己运回。
点击查看百腾物流 物流行业报销管理成功案例-助企业优化成本 储运经理考虑到如果在哈尔滨返程,很容易找到回程的业务,到齐齐哈尔则很难,于是就通知车队把本该去齐齐哈尔的货物卸在了哈尔滨。 7月初,窜货的消息传出。唐海容亲自飞往黑龙江调查,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储运部门因为出于回程创收的考虑,曾经7次把送往大庆、牡丹江、齐齐哈尔的货物卸在哈尔滨,于是,在省会城市形成了一个畸形的批发市场,货物到达哈尔滨后在自家竞价以后,被各地分销商运走,市场的极度混乱,导致产品在几个非常重要的零售连锁被下架。 唐海容一口气开除了四个分公司经理,还起诉了其中两个,其中就包括那个储运经理。 记者采访中发现,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公路运输的回程空载比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往往决定了一个企业的物流部门、甚至专业物流机构的成败和利润。难怪有人宁可冒着协助窜货的风险来赚取回程收益。此事过后,再没有人敢提物流改革。 实际上,控制成本是一个系统工程,控制成本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意的过程。每一次成功的优化,都要仰赖于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并且获得从高层到基层普遍的认同,执行力才能得以保障。单纯地寄希望于一两个点子,结果往往是要面对更大的混乱和损失。 14块钱牵出的成本浩劫和唐海容同时面临成本浩劫的还有尹明善和李书福。 重庆力帆的尹明善曾明确表示:目前造一台摩托的利润只有14块钱; 而吉利汽车的李书福也在今年年初表示:生产成本的不断升高已经让吉利不堪重负。当中国制造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屏障”渐渐倒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成本浩劫正席卷而来。 进入2000年,缺乏技术壁垒的小家电开始陷入价格竞争的泥潭,单个产品的贡献越来越少,为了保住利润,各家企业疯狂争取扩大销量,竞相降价,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就此形成。 优化生活,可以更“美的” 物流专家介绍说:在物流行业有一句话:海尔人认为物流是省钱机器,而对于一些把物流部门办成独立物流企业的,则试图让物流成为赚钱机器,美的集团就进行了类似的尝试。 美的集团似乎找到了有效降提高利润的途径,只不过这条途径不是来自市场部或者策划部,而是来自物流部,美的集团国内营销本部物流部经理陈军表示:美的空调等家电的成本最近将下降30%.《中国财富》的记者专程采访了负责美的集团物流业务的安得物流公司,试图了解一向作为从属部门的物流,如何在看上去已经没有任何空间的成本利润换算表格里,挖掘出利润? 这间公司表示:2004年,美的集团的运输成本下降了35%,仓储成本下降了30%,美的物流支付成本大约降低了40%左右;美物流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本企业的物流公司参与竞争,使得其他供应商不得不降低价格和改善服务,从而降低了美的集团的物流成本。 (责任编辑:youwei) |